古城觅踪

发布者:admin 发布时间:2019/12/23 11:22:26 阅读:634 次

新乡县城从建到毁,时间跨度几千余年,且几移其地址。城廓上溯到周朝,武王灭商后,将商都畿内分为邶、、卫三国,史称三监,这就是中国在历史上行政区划中最小的行政单位。新乡地属国,国都设在今新乡县小冀东北附近。史学家谭其骧在其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1519页中,充分证实了国都城的具体位置,并且与《太平寰宇记》中的城在新乡县西南三十二里、即国也。相印证。另一说法是民国十二年(1923年)《新乡县续志》载,国都城位于现新乡县大家店(代店)、店后营村周围。这一说法从其方位及离县城里程上,明显不符。《诗经》中有《邶风》、《卫风》、《风》篇,为邶、、卫(今新乡)地区的民歌民谣。其中《风》的《载驰》篇,是卫宣公之女许国君王穆公之妻的许穆夫人所作。叙述许穆夫人获悉卫国国破,国君被杀后,其请回卫国吊唁,丈夫许穆公未准,于是私往,又被追回之强烈的热恋故土、眷恋亲人的悲愤心情和行为过程。《诗经》为五经之一,是中国最早的诗歌集,春秋时由儒教创始人孔子整理而成。国都城即为新乡城的雏形。

周成王四年(前1039年)三监反,周公旦平定叛乱,封武王少弟康叔为卫侯,邶、、卫三国撤统为卫国(都城在今淇县附近)。新乡地属卫。西汉元鼎五年(前112年),南越宰相吕嘉造反,汉武帝出师北伐。次年武帝东巡至汲县之新中乡(今新乡市张固城村附近)时,恰逢大将路博德派人送来吕嘉之首,武帝大喜,遂于此地置县,定名获嘉。为今新乡县境建县治所之始,称获嘉故城。

东汉建武元年(25年),冯石继承获嘉长公主爵位,称获嘉侯,建初三年(78年),侍中冯石袭母爵为侯位后,于获嘉故城东(今唐庄与路庄之间)建一王城,称冯石城。其遗址似盒形,周高中低,东、南、西各有缺口似城门。东南角城墙遗址高出地面两米,相传为望花楼遗址。城南北长约六百米,东西宽约九百米,周长三千米,城墙底宽约五米,顶宽二米。

东晋太和五年,前燕建熙十一年(370年),皇帝慕容,使其弟慕容臧于获嘉城东北建新乐城(今新乡老城)。北魏太和二十三年(499年)复置获嘉县于新乐城。北齐天保七年(556年)获嘉县治北迁共城(今辉县城)。随开皇六年(586年)割获嘉、汲县两县地,于新乐城置新乡县,取新中乡首尾二字得名。

唐武德元年(618年)在新乐城址筑土城,城居卫水之阴,中高四下,耸一丈八尺,状类覆釜,阴阳家称之为龟背城。为门四:东曰迎恩,南曰朝阳,西曰来宾,北曰拱辰。周回凡五里四百三十二步。后城墙屡圮屡修,到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创建砖城。周五里二百四十二步,为堞九百八十有奇,高三丈七尺,东南西北四门,东曰迎恩向外曰觐辉,南曰朝阳向外曰瞻汴,西曰来宾向外曰道太,北曰拱辰。敌楼有五:东曰太和,东南曰重光,南曰虞纭,西曰万悦,北曰长泽。北门有月城周长六十二步有奇,门曰锁钥向外曰应曦。外濠周如城数,内濠亦如元。城内街巷为五;东曰崇化街,南曰归德街,西曰纭歌街,西北曰临川街,北曰安仁街。内外衙舍,毗连坛庙。

一九四九年五月始置新乡市,一九五年始拆除城墙,现市人民公园西北角保留一小部分城墙,其它全无痕迹。(新乡市地名事务中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