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尚居汲津垂钓遇文王

发布者:admin 发布时间:2020/9/22 11:11:16 阅读:518 次

汲津铺村紧靠黄河故道,距延津县东屯镇政府以东2500米。相传,这里是古棘津黄河渡口,有酸枣岗。明洪武年间,杜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依酸枣岗开饭铺为生,故原名棘津铺。清朝末年,该村归汲县与延津县共管,为两县交官粮,改名汲津铺村。

汲津铺村东曾是东汉末年(199年)官渡之战中,曹军防袁军袭击的固守之地。曹操“又派于禁防守延津渡口(今河南延津西北),监视袁军动向”(郭沫若主编《中国史稿》)。

汲津铺村西南1000米处,有战国时期魏国军事家吴起所筑城池遗址。相传,吴起在这里练兵,把守黄河渡口。

一提起汲津铺和棘津,人们就想起了姜子牙怀才不遇困棘津的传说。

姜子牙大器晚成,80岁才遇到周文王出任丞相成就扶周灭纣大业。可他在成功之前却怀才不遇,屡遭磨难。历史上的棘津是古黄河的一个渡口,涛涛黄河水就从该村村南而过,横贯县境4万余米东流入海。商朝时,盘庚定都朝歌(今淇县),分封八百诸侯,棘津是南国各诸侯朝拜天子、进贡珍品的必经之路。相传,当年棘津地质松软,气侯温和,百姓多植葡萄,色黄个大,汁多透明,酸甜可口,系上等贡品。到了7月,葡萄开园,达官显贵,才子佳人,庶民百姓,一慕黄河景色,二想一饱口福,摩肩接踵,纷沓而至。渡口小镇商贾云集,别有一番热闹景象。

传说姜子牙本是昆仑山玉虚宫元始天尊的弟子,32岁上山修道,苦苦修行40年,如今已经72岁了。一天,元始天尊把姜子牙叫来说:“商朝即亡,周朝即兴,你快下山扶周灭商吧。”于是,姜子牙下山了。

他找到他的结义兄弟宋异人,商量一下在何处定居。宋异人见了姜子牙十分高兴,说:“棘津是天下最好的地方,你就到那里定居吧。”听说姜子牙还没有成亲,第二天就把已经68岁了还没有结婚的马氏介绍给姜子牙。就这样,72岁的姜子牙娶了68岁的马氏,在棘津定居下来。

结婚后两个月,吃的喝的一切生活来源都靠宋异人供给,两口子商量,一直吃人家的喝人家的终不是办法,

他们得自己生法维持生计才是。姜子牙说:“棘津这地方葡萄多,人家都是卖葡萄,明天我也去卖葡萄。”马氏说:“不行不行,卖葡萄的太多了,不赚钱,还是想想其他法子吧。”想来想去,后来想到黄河滩上柳条多,于是两口子就到黄河滩割柳条编笊篱,然后再到渡口小镇上卖笊篱。可是,姜子牙不会卖,坐在笊篱边,一句话也不说,结果从早晨到中午,又从中午到晚上,一个笊篱也没有卖出去。姜子牙只好把笊篱原封不动地背回家。

马氏见姜子牙一个笊篱也没有卖掉,就嫌他没用,两口子吵了起来。宋异人见姜子牙两口吵架,忙来问怎么回事,姜子牙就把卖笊篱的事情说了。宋异人说:“笊篱不好卖,附近山上盛产酸枣,那东西酸甜可口,枣仁又是良药,你不妨上山摘酸枣到朝歌去卖,再买回米和面来棘津卖,肯定能赚钱。”于是,姜子牙天天到山上摘酸枣然后去卖,去时一担酸枣,来时一担面。可在卖面时运气又不好,老半天没有一个买面的,好不容易来了一个人,却要买一文钱的面。不卖吧,老半天就这么一个买者,再说你卖面也没规定人家得买多少。于是,姜子牙只好低头撮面。这时忽然有人大喊:“卖面的小心,马来了。”姜子牙抬头一看,一匹惊马照着他的卖面摊飞驰而来,扁担上的绳子套住了马腿,把面拖出去老远,洒了一地。姜子牙正想找笤帚扫一扫,用簸箕撮起来,正巧又来了一阵狂风,把面吹得一干二净。姜子牙哭丧着脸,不禁仰天长叹命运太坏。正巧空中的乌鸦打此飞过正屙屎,不偏不倚正好落在姜子牙嘴里。姜子牙一面低头“呸呸”吐,一面破口大骂。

姜子牙回到家里,马氏一见空着扁担回来了,心想今天的生意这么好,把一担面卖光了,很高兴。可一听事情的经过,马氏又气得骂起了姜子牙。姜子牙躲在屋里,耳听老婆絮絮叨叨的骂声,心想自己的命运如此不济,又遇上这么一个不体谅人心疼人的老婆,这日子是没法过了。于是,他悄悄地溜出家门,离家出走,一个人跑到渭水河畔,坐在河边钓起了鱼。别人钓鱼用的是买来的鱼竿,即便是自制的鱼竿,上面也都有鱼钩,可姜子牙用的鱼竿是一根直直的棍子,没有钩,别人一看都笑他痴,他却说:“你们不懂,我不是真的在钓鱼,我是在等待时机做王侯。”

后来,周文王带着文武大臣来到渭水河边找到了姜子牙,封其为丞相。姜子牙辅助周文王,把商纣王打得落花流水,直至商朝灭亡,周朝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