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朔图书馆

发布者:admin 发布时间:2021/5/24 8:53:52 阅读:442 次

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在领导人民实现民族解放与自由以及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实践过程中,产生很多具有红色印迹、深厚红色文化内涵和较高传承价值的地名。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切实加强红色地名文化保护、传承和弘扬,充分发挥红色地名印证历史、激励后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作用,我们将刊出一系列的红色地名故事。

1934年1月,河南省第四督察专员公署专员兼新乡县县长唐肯(江苏武进人)决定建立河朔图书馆。同年2月15日,由唐肯、郭仲隗、杨一峰、张天放、王宴卿等人组成河朔图书馆筹建委员会,由唐肯任委员长。建馆经费依法进行筹集。后用所筹资金购得新乡县城西北卫河拐弯处(今卫河公园内)东王村土地57亩,由中国著名建筑专家、国际建筑学会理事金室善督建。

河朔图书馆经过一年多的紧张施工,1935年8月第一期工程竣工。原设计是从主楼到卫河假山全部为河朔图书馆院落,后因经费不足,中途停工。河朔图书馆主楼为宫殿式建筑,共3层,面积总计2000平方米。拾级上楼,进入大厅,二楼的中间为办公室,两侧为阅览室。两个阅览室的里间,均为密封式资料室。俯首踏级下楼,一楼的中间为大厅,两侧为办公室,东西两头为书库,西头书库中间又有墙隔开,分为古籍书库和新出版书书库。由二楼大厅西头阅览室拾级而上,由北向南到达3楼。3楼西头为大厅,中间和东头为密封式储藏室。由3楼大厅再拾级而上,向东出楼门,北面有100多平方米的大平台。登上平台,放眼望去,令人心旷神怡,可以俯视东、北、西三面景观。由于此处四面环水,林木葱郁,让人有入仙岛之感。主楼正面右侧勒石刻有“河朔图书馆”字样,左侧勒石刻有“大厦连云,秘籍累箧”8个大字,署名唐肯。

河朔图书馆建成后,有工作人员10余名,当时藏书多达4万册。各室同时开放,可容纳300多人进馆借书或阅览报纸杂志。当时还将原中山图书馆改为河朔图书馆第一分馆。日寇占领新乡前夕,河朔图书馆馆长杨耀武将所藏珍贵图书3万多册,分装70大箱,南迁信阳南1万米处的杨柳川。继而信阳沦陷,那些书籍下落不明。

1938年2月,日寇占领新乡,将河朔图书馆变为残杀中国人的血腥营垒。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后,河朔图书馆又成为国民党第四十军军长兼第十二绥靖公署司令部司令李振清摘取抗日胜利果实的大本营。1946年,周恩来同志偕秘书安岗,曾和国民党代表张治中在河朔图书馆举行过谈判。当时的《豫北日报》对国共谈判情况曾有详细报道。新中国成立后,为新乡市图书馆。新乡市图书馆将周恩来同志在国共谈判时的讲话稿,呈送给中央文献办公室,为此,中央文献办公室曾发专函对新乡市图书馆予以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