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留店梁都堂(下)
那时是各人念各人的书。初入学的小学生读《百家姓》《弟子规》《三字经》,稍大一点儿的学生读《四书》,再大一些的学生读《五经》。大大小小一二十人,坐在一个屋里,高声朗诵,听起来真是蛤蟆吵坑,一个人怎么能记下来那么多人念的书呢?
梁问孟见尚老师不相信,就立刻将所有学生,每个人念的什么书,一一背诵下来。尚老师看到这个八九岁的孩子,就具有“耳听数人言,过耳能成诵”的本领,连声夸赞:“神童!奇才!”并对他说:“往后你别卖馍了,来上学吧,我教你!”
“俺家穷。”梁问孟低下了头。
“我不收你的学费,你只管来上学吧!”尚老师慷慨地说。
“我每天还得拾柴禾、卖馍,家里还有俺娘。”梁问孟说着,泪珠叭哒叭哒掉了下来。
见此情景,尚老师有些为难了。但为了培养栋梁之材,他就和学董协商好,让梁问孟用学董家的柴禾,每天卖完馍来上学读书。尚老师每天晚上还加班指导他学习,师生之情,如同父子。
严军纪 尊恩师
梁问孟官升都堂后,他儿时的老师因家道败落进京寻找他。两人在梁都堂上庙进香的途中相遇。梁都堂降香回府,立刻设盛宴招待恩师尚文先。席间师生二人开怀畅饮,畅谈别后情景。最后梁都堂问道:“恩师!在家这些年,可曾有人欺负你?”
尚老师想了想说:“家乡亲友,四邻和睦相亲,无人相欺。就是这次来找你,快到京城时,碰到一县官,我向他打听你的名字,他不容分说,叫衙役打了我八十大板,至今疼痛未消。”
梁都堂听后,暗自点了点头。
过了三天,梁都堂来见尚文先。
“老师!我把打你的那个县官弄来了,你去见见吧!”
“多不好意思呀!”尚老师说,“那事儿过去也就算了!你对他说,往后只要不无缘无故殴打平民百姓就行了。”
“他以后再也不会打人了!”说罢,梁都堂喝令中军将那个“县官”提进来。尚老师一看,大吃一惊,原来是一颗血淋淋的人头。尚老师非常后悔,心里很是不安。
又过了一段时间,梁都堂请老师观看阅兵。梁都堂高坐校场帅台之上,挥动“令”字旗,四路总兵,各带本部人马,各站自己方位,进行操练。果真是兵是兵山,将是将海,刀枪如林,旌旗蔽日,八面威风。
梁都堂征求老师对操练的意见。尚老师心想,在徒弟面前,也得大小提出点问题来,于是很不在意地说:“队伍很整齐,只是西北角有点儿乱。”
梁都堂立刻下令,将西北角带队的总兵,砍头示众。
这一来,可把尚老师吓坏了,心里说:“我不过随便说说,怎么就把总兵的人头砍了呢?军令太厉害,这地方我是住不下去了!”
知恩报恩
自从那日校场阅兵之后,尚老师一个劲儿要求回家。梁都堂见老师执意要走,就设盛宴为他饯行。梁都堂给老师买了一头小毛驴,送了些路途盘费,打发老师回新乡县了。
尚老师一路走一路埋怨:“梁问孟真是忘恩负义之徒,当年不是我热心肠教导于你,哪有你今天的高官厚禄,大富大贵!我千里迢迢来找你,只给我一头毛驴和一点儿盘缠, 我真瞎了眼了!”
这天尚老师来到自家门口,大吃一惊,只见盖的青堂瓦舍一片新,门前还有人把守。他想道:自己几个月不在家,不用说,是妻子无法维持生活,将房屋宅基一块卖给了别人,这是人家盖起的新宅院,现在妻子不知是死是活。想到这儿,心中一阵悲伤。他向把门人打听:“请问,这是谁家的府舍?”
“这是尚文先老先生的府舍!”
“什么?尚文先哪有钱盖这么好的房舍?”
“你怎么敢小看尚文先老先生?你是干什么的?”
“我……我就是尚文先呀!”
把门人上下打量了一下,头摇得像拨浪鼓:“尚老先生前往京城找他徒儿梁都堂大人了,他要回来,不是骑马就是坐轿,还得兵马护送。就你这破衣烂衫,骑着小瘦毛驴还冒充尚老师,哼!看胡须不像杨景,滚一边去吧!”
“不信你把尚文先他妻子叫出来!”
“好,你等着!待我家夫人出来,有你的好看!”
妻子出来了,误会解除了。
原来尚文先见到梁都堂之后,梁都堂即刻派人送来银两,又通知新乡县县官为尚老师修建了新府舍,置办了田地。
老夫老妻,遥望京城,眼含热泪,感激徒儿以德报德, 知恩报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