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地名能做什么?
发布者:admin
发布时间:2024/2/6 9:05:50
阅读:158 次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新修订的《地名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推动地名工作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发挥地名的数字基座和文化涵养功能,全面提升乡村地名公共服务水平,找准结合点、切入点和着力点助力乡村振兴是当前一项重大课题,也是地名工作者的时代使命。笔者以为,可以抓紧抓牢以下五项工作,以点带面逐步展开。
一、编制实施地名规划推进乡村命名
伴随乡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人们对指位信息的密度和精确度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在地名规划的总体设计下,逐步推进乡村地区命名工作,进一步织密地名网络,细化指位颗粒度,加大乡村地区标准地名信息供给。实践证明,编制和实施地名规划有助于贯彻地名法规,细化本地管理规范和要求,是增强命名工作科学性、系统性、前瞻性的有效手段,可以避免命名碎片化,有效提升命名质量,遏制不规范地名产生。地名规划能够较好地统筹一定区域内的命名资源,增强地名的层次化、序列化,有效提升地名对地域文化的承载能力和展示效果。近年来,多地开展了乡镇地名规划编制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落实《条例》关于“地名方案”的有关要求,组织实施好乡村地区地名规划工作,一是结合乡村地区发展实际,加大对村落内部道路的命名力度,方便人们出行和服务农村物流基础设施末端网络,便于山货进城快递下乡;二是对一些生产性道路、旅游性道路进行命名,强化导向功能。用当地特色旅游资源命名相近等级较高的道路,增强道路对旅游资源的指向性,发挥地名对旅游资源的导入作用,达到“未见其地,已闻其名”“循名可见,沿路可达”的效果;三是规范乡村地区公共建筑、公共设施的命名,做到指位准确清晰、方便记忆。命名之后按照《条例》要求做好备案和公告工作,在实践中逐步完善农村地区地名工作机制。二、设置地名标志推广乡村标准地名
地名标志是集中展示命名成果和推广标准地名应用的有效途径,是地名服务乡村地区发展的重要依托。一是推广符合国家标准的地名标志。地名标志上地名的书写、罗马字母拼写要符合要求,字体、字号、颜色以及各要素之间的比例关系要合规美观。落实《条例》有关要求,加强地名标志质量管理,探索符合乡村实际的巡检机制。提高地名标志覆盖率,加快补齐乡村地区地名标志短板,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二是地名标志与当地文化元素相结合。外形上,核心部分遵守相关标准要求,装饰部分可以进行特色化创新;内容上,可以利用附属设施进行丰富拓展,增加当地先烈英雄人物事迹介绍或是增加当地旅游文化资源、特色物产的简介。囿于版面限制,将更多的信息做成二维码,作为一种延伸阅读。使地名标志成为当地文化信息的重要入口和展示平台。还可以与“法律进乡村”宣传教育活动相结合,宣传《条例》等法规。地名标志样式一定区域内要保持统一,与乡村人居环境相协调。积极探索地名与乡村景观深度融合,因地制宜借助观赏石、建筑牌坊等推广标准地名。三是引入智能地名标志拓展应用场景。可以结合乡村发展实际引入智能地名标志,加强智能化与农村生产生活全面融合。有条件的地区可以结合村落规模,根据《条例》“依据标准地名编制标准地址并设置标志”的要求,会同有关部门推进街路巷名称、标志与门牌相结合,逐步将现有老式的“村名+整体自然编号”的“一锅煮式”门牌替换成为“路名+局部自然编号”的“顺藤摸瓜式”门牌,便于精准定位和快速查找。三、多维度传承发展乡村地名文化
中华文明根植于农耕文化,乡村是中华文明的基本载体。深入挖掘乡村地名承载的农耕文化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用好地名日用而不觉的优势,潜移默化地发挥滋润人心、德化人心、凝聚人心的重要作用,着力塑造人心和善、和睦安宁的乡村精神风貌。贯彻《条例》相关精神,从命名、使用、弘扬等多维度传承发展地名文化,一是在新命名时注重体现传统文化和地域特色,将共性的传统文化与个性的当地特色结合起来,透过当地特色“以小见大”展示传统文化。二是增强地名文化的可见度。加强乡村地名研究,多出精品成果,逐步建立乡村地名文化保护名录。将优秀研究成果、有效承载形式与农村建设、维护深度融合,让地名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有的地方结合研究成果运用书法、篆刻、楹联等形式展示地名的文化内涵,取得了很好的宣传效果。可以进一步将这些作品复制到乡村文化墙上或者乡村公交站牌上,地名文化成为群众身边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更加外显、更加可触可感,形成接地气的沉浸式体验。同时要注意避免千村一面,防止乡村景观城市化。三是创新地名文化发展载体。进一步找准“深入”和“浅出”的结合点,综合考虑文化属性和传播属性开展分众化、个性化群众喜闻乐见参与性强的特色活动。挖掘地名文化乡土人才,支持乡村文化能人,推动地名文化进学校、进乡土教材,打造地名文化传播新矩阵,做到内容精形式活。引导文化工作者、退休人员、文化志愿者积极参与乡村地名文化建设。四、以国家地名信息库为依托推进乡村地名信息化
《条例》赋予了国家地名信息库法定地位,强调“公布标准地名等信息,充分发挥国家地名信息库在服务群众生活、社会治理、科学研究、国防建设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提高服务信息化、智能化、便捷化水平,方便公众使用”。农村地区各类地名不仅仅是现实生活中的指位信息,而且是乡村地区跨入数字时代和进入网络空间的重要桥梁。地名信息化为更多领域的信息化提供了数字基座和众多的“嫁接点”,带来更多应用场景。以加快乡村地名在国家地名信息库中收录为抓手,不断拓宽乡村地区迈入数字时代的大门,对于推进数字中国建设具有深远的影响,对于增强数字社会治理精准化,提升数字化赋能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的能力具有重要支撑作用。对农村地区的地名要做到应采尽采、务求准确,特别是撬动社会力量以重要地名为锚点带动与当地产业发展相关的兴趣点进入商业地图,让乡村产业发展更加便捷地搭上信息化快车。进一步提升国家地名信息库中村落、自然地理实体名称的收录质量,完整、准确地展示这些地名的丰富文化内涵。让人们在互联网上就能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品得上高质量的地名文化。借助国家地名信息库等平台,推进地名事项的“网上办”“指上办”“码上办”。五、地名赋能区域农产品公共品牌
地理标志产品、农字号、土字号等区域农产品公共品牌是区域文化形象的代表符号和传承载体,具有深厚的人文历史底蕴,如桐城水芹、章丘大葱、涪陵榨菜、安化黑茶等。这些公共品牌覆盖区域或大或小,但都以地名为独特标识。围绕这些农产品公共品牌做文章,把地名的历史说清楚,把地名的文化说透彻,把更多的人文元素融入农业,促进区域资源禀赋和独特历史文化结合,增强农产品公共品牌的区域个性塑造能力,助力乡村产业振兴。一是加大标准地名推广力度,让准确规范的地名承载农产品公共品牌。适时稳慎开展地名审音定字工作,让人们在面对类似于“六安瓜片”“乐陵小枣”“涡阳苔干”等公共品牌时,可以毫不犹豫地准确读出来。二是对于一些地名发生变化的农产品公共品牌,要讲清楚地名的演变过程和今天所指,如“潍县萝卜”“沔阳三蒸”“怀山药”等。三是系统地梳理这类地名的文化内涵,使之更加简洁、准确,更好地融入到农产品公共品牌的宣传推广之中,增加公共品牌的文化厚重感、地域特色感。在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地名不仅要赋能区域农产品公共品牌塑造,还要服务于旅游、民俗品牌的打造。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农村地区发展不平衡,地域文化差异较大,推动地名工作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既要“一盘棋”统筹推进,又要注重因地制宜进行精细化设计,不搞一刀切、齐步走。在开展命名时要考虑不同的乡村类型,聚集提升型主要考虑新生命名、融入城镇型主要考虑城乡衔接、特色保护型主要考虑体现文化特色、搬迁撤并型主要考虑移植使用等。要注意挖掘、发挥当地群众自身的潜在动能,乡村街巷命名时,要尊重村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而激发新乡贤寻根溯源的人文情怀和历久弥深的乡村情结,形成文化合力。命名过程成为挖掘文化、凝聚共识、增进自信,塑造乡风文明的过程。要进一步突出乡村地区地名管理、公共服务和文化传承的融合发展,注重发挥地名的整体效能,使地名成为乡村居民出行的导航仪、地域特色的资料库、地方特产的活招牌,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乡村振兴实践贡献力量。(作者单位:民政部地名研究所)
- 下一篇: 实施“乡村著名行动”,助力美丽中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