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思考】聚焦乡村类型特点 分类有序推进地名工作

发布者:admin 发布时间:2024/2/6 9:48:32 阅读:133 次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发挥地名工作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提升乡村地名建设水平,2023年5月,民政部下发关于开展“乡村著名行动”助力乡村振兴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了5方面14项重点任务,全面提升乡村地名建设水平,助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做好地名基础性工作搬迁撤并类村庄具有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安置的特点。在地名工作中,一要注重地名方案与相应国土空间规划的衔接配套。在乡村规划初期,结合村庄规模和特点,加大地名命名力度,适时编制乡镇级乃至乡村地名方案,从源头上保障地名命名规范化、标准化,构建科学合理的地名体系。在编制方案时,充分尊重群众意愿,优先使用老地名,守护乡愁记忆。二是加大对地名基础公共服务的配套力度。以保障群众生产生活为根本,以村庄实际建设情况为依据,完善地名基础设施,设置符合国家标准的地名标志,建立乡村地名导向体系。有条件的地区在设置传统地名标志的基础上,可探索设置展现具有乡情特色且覆盖率合理的地名标志。三是利用好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及时填补地名信息“缺口”。国家地名信息库作为地名管理、查询、发布的权威平台,在服务群众生活、社会治理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搬迁撤并类村庄在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适时跟进乡村地名的信息化工作,及时在国家地名信息库中进行数据新增,对地名行政主管部门管理的对象要必收、尽收。有条件的可以开展其他互联网地图的上图工作,填补地名信息“缺口”。

系统解决地名问题集聚提升类村庄具有规模较大、发展较好、设施较完善的特点。但是,此类村庄在乡村迅速发展的同时,地名管理滞后、地名使用不规范等问题也日益凸显。对此,一是严格地名命名、更名管理。全面贯彻落实《地名管理条例》,系统排查解决有地无名、多地重名、有名无标等不规范问题,分重点、分种类、分批次对乡村道路街巷、山水林田湖草沙等自然地理实体以及具有重要地理方位意义的公共服务设施名称开展命名更名工作。二是强化乡村地名基础设施等资源配置。对具备命名、更名条件的道路,县域内统一按等级谋划,从地名标志、门牌编制等硬件上推进城乡地名公共服务水平均等化。有条件的地区可以探索将地名涵盖的制度、文化、产业等宣贯附加值融入二维码标志中,扩充地名标志的信息容量。三是激活信息流通潜能。做好国家地名信息库的常态化更新维护,加大对行政村、居民点、村(居)委会、街路巷、重要自然地理实体的采集与更新,推进互联网地图的上图,多样性平台上的宣介,提升乡村地名活跃度,激活信息流通潜能,为数字乡村建设提供信息支撑。





把握对地名有效利用城郊融合类村庄具备地理位置良好、居住建筑已经或即将呈现城市聚落形态的特点,基础设施配套齐全,道路建设、标志设置已经逐步与城镇接轨。部分地区从地名规范、标准执行方面也作出了相应的探索。此类村庄要找准城乡一体化中地名的杠杆作用,一是构建城乡融合的地名管理制度体系。以《地名管理条例》实施为契机,从地名命名、更名到按规定备案、公告,从标准制定到标准执行,从地名标志设置、维护到建立巡检制度,将乡村地名管理纳入城乡一体化治理中。二是统筹城乡资源配置力度。结合城镇地名使用规律与特点,打破限制,探索编制乡村地名方案,推动形成城乡地名网络衔接互补的一体化格局。三是加大信息采集力度。以国家地名信息库为抓手,在现有数据的基础上,扩大采集范围,分层次收录重要公共服务领域设施与乡村兴趣点等,做好互联网地图的展示选择与重点数据对接,为疏通乡村与城市邮路、导航,实现信息双向流通提供保障。

找准地名特色亮点特色保护类村庄主要是历史文化、传统村落以及具有特色旅游资源和部分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这类村庄发展重点是把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与保护自然文化遗产统一起来,在保护基础上进行适度开发。对此,一是挖掘地名的文化价值。根据实际情况与客观条件,从文化保护传承、文旅产业开发、塑造提升品牌形象等方面挖掘此类村庄地名中蕴含的深厚历史文化、鲜明的民族或地域特色,为地名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奠定基础。二是注重地名文化两个层面的结合。地名的文化价值在于语词文化与实体文化的互相渗透,在此类村庄更新过程中,要将地名文化两个层面紧密结合,将保护地名文化遗产与自然文化遗产结合,将建设地名文化景观与老街小巷保护修复、历史场景维护重现结合。三是探索地名文化衍生的经济价值。主动探索对其开发与利用的方法路径,在设置特色地名标志、开发旅游线路、设计创意产品、举办主题活动等方面深度融合。利用好地名所蕴含的语词文化,从地名的客观演化中找准时代精神,培育成代表性、时代性强的地名名片。我们要充分认识地名工作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的重大意义和政治责任,用规范的乡村地名管理和便捷的乡村地名服务助力乡村振兴、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在工作过程中,了解全国乡村地名的共性和各地区乡村地名个性,比如融合发展城乡规划,编制乡村地名方案;依托国家地名信息库,赋能数字乡村建设;弘扬优秀传统乡土文化,提升乡风文明程度;做好优质农产品资源推广,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公共品牌。这些内容是做好乡村地名工作的基本着眼点,同时要根据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农民群众的习惯观念等,以确保实际工作效果为根本,合理确定工作目标任务,鼓励探索创新多样化的方式方法,动员引导更多社会力量,尊重规律、联系实际、有序推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乡村振兴实践方面取得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