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坟的旱地水窖工程

发布者:admin 发布时间:2021/8/6 11:27:43 阅读:361 次

说起道士坟名字的由来,还有一个故事。相传清朝时候,汲县西北乡一个村中的两个邻居,一家有个俊小伙,一家有个俏姑娘。这天,男家的老人发现有个地方可以开些荒地,就和女家老人商量一起开荒。最后两家商定,让俩年轻人去。因路途较远,中午不能回去吃饭,俩年轻人中午一起做饭吃。

一天中午,两人把面条、鸡蛋煮上,就钻到林子里去亲热了,谁知等俩年轻人从林子中出来,锅里啥也没有了。后来才知道,原来那日有一个商人在山中迷路,走到这里时已经一天多没吃饭了,见锅里煮有食物,四外又没有人影,便将鸡蛋面条一扫而光。当商人得知他把俩年轻人的饭偷吃了时,已经是几个月以后的事了。商人后来加入道教,在他加入道教之前,商人在太行山中买了一块地,送给在这里开荒的两家,让他们过上了丰衣足食的日子。为感谢商人的美意,两家执意让商人死后葬在这里,并将村名唤作道士坟。

太公镇道士坟村的旱地水窖工程于1991年5月开工,1992年春天,其旱地水窖滴灌技术因在全国尚属首例,一时轰动海内外。兰州大学干旱农业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我国著名农业生态学家赵松岭兴奋不已,说小山村解决了世界性的大难题。后来,这里被联合国定为中国干旱农业生态试验示范基地。这些年,随着新闻媒体的广泛宣传,特别是全国旱地水窖滴灌现场观摩交流会把道士坟村定为首选观摩地,道士坟村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生在道士坟,住在石板坡,十天不下雨,人畜没水喝,打井没有泉,引水没有源”——干旱曾使道士坟村“吃粮靠返销,花钱靠救济”。道士坟村吸引了以色列、美国的专家学者纷至沓来。

道士坟村已建成旱地水窖160个,其中最大的容量是7000立方米,全村总蓄水近3万立方米。配套安装44套滴灌系统,建成滴灌田287亩,每亩滴灌一次用水仅13立方米,比平原大水漫灌减少90%的水,并且利用水窖和农田的落差,自压滴灌,不用任何动力。滴灌一次的小麦亩产能达到150公斤,滴灌两次的小麦亩产能达到310公斤,滴灌3次的小麦亩产能达到375公斤。同等的地力,同样的地块,没有滴灌的小麦亩产仅50公斤。

1994年,村民开始卖余粮。1997年秋至1998年春,太公镇遭遇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全镇5.6万亩庄稼损失惨重,道士坟村新建成的4座塑料大棚里却绿意盎然,人们抱着西红柿、黄瓜上镜头。道士坟村的旱地水窖滴灌技术,得到原国务委员陈俊生的肯定,原省委副书记范钦臣、副省长张以祥亲临视察,指示在全省推广……